四川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川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2018年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所长曾俊牵头,联合急救中心黄晓波副院长领导的重症医学中心共同申报并获批,以一大平台为主轴,围绕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公众急救和急诊急救大数据中心五大方向,分列出十大任务,简称“一五一十”工程。以切实解决当前急危重症领域五大中心建设中仍未解决的重大需求为出发点,从国家层面,科学规划该领域的发展战略,拓展“三级协同网络”,建设临床循证与转化研发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搭建急诊急救大平台,引领急诊3.0时代;基于急诊领域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研究模式,促进急危重症相关基础研究及转化;加强网络成员单位人才交流和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研究人才;制定国际先进、实用性强的临床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综合防治新策略,并向全国推广,整体提升急危重症救治及辐射能力。同年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共同研发了“5G紧急医学救援系统”,同上海术木共同创建“四川省重症数据云平台与远程ICU”,在国际上首次将5G技术用于“6.17长宁地震”灾难救援,实现了灾难现场将患者的心电、超声等影像资料实时回传到会诊指挥平台,多学科团指挥救治关口前移,提前做好接诊或手术准备工作,实现了院前、院内高效、安全和全程的无缝对接,极大提升了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时效性。同年,组建了国内首个中芬合作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在成立后短时间内,快速推进,于2018年8月即发布了两项急诊AI研究成果。2020年武汉疫情,在工作组指导下,各单位紧密合作,发挥远程ICU快速组网优势,紧急组建我院--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远程ICU系统,将海量数据发送到云平台和后方医院实时分析处理,大幅度降低一线医生护士工作压力,以先进技术支持危重病人的救治。同时为我国保存了唯一的199份第一批新冠危重患者生命体征数据集,涵盖危重患者病情演变、治疗、康复、终点全过程,为总结临床经验提供详实数据。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本研究中心各级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瞄准世界科技的前沿,潜心研究,继续推进急危重症临床研究与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积极开拓 5G+ 紧急医学救援新领域,并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心实行项目负责制、监督管理制、学科平台共享制、多中心合作机制,搭建创伤、危重症、中毒、急腹症等临床研究共享平台,理顺管理机制强化统筹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以大学科和共享临床科研经验为出发点规划建设学科共享平台,并开展多中心合作,使本中心的经验及成果得以推广。2021年8月,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心进行了运行绩效评估。我中心顺利通过中期评估,获评“良好”。并且在 2021年度专科声誉排行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急诊医学专科声誉排行榜位列全国第十,重症医学专科声誉排行榜位列西南第三。

本中心拥有一流的多学科研究团队,建立了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涵盖急诊内外科、重症医学、代谢组学、创伤外科、应用数学与统计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临床营养学、生物化学及神经生物学等领域,健全了学术委员会。中心拥有强大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MO、IABP)、擅长器官捐献、脑死亡鉴定及功能维护、实体器官移植(心、肺、肝、肾、小肠、胰腺)围手术期管理、“重症血液净化”理念为指导的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可视化多模态监测(超声、EIT、SDF、EEG、PICCO、Swan-Ganz)下精准治疗,并成立了急诊与重症医学实验室,拥有高效液相色谱、气象色谱仪、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高性能计算机平台、细胞培养、分子与病理等基础研究相关实验设备等,可承担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分析、计算数学建模、医疗大数据处理、工程模拟以及多种高级分析任务。

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重点项目50余项。共发表论文160 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余分;其中曾俊江华教授团队于2023年2月28日和4月11日分别在顶级医学期刊《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Surgery》和《Critical Care》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获发明专利17项,编写专著14项,参编指南、专家共识共20余篇。近三年举办、协办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国家级学术会议10余次。获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百篇中华医学优秀论文奖1项,华夏医学奖一等奖及三等奖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团队共培养了46名硕士生及博士博士后,在读24名,毕业22名。